隨著2025年逐漸逼近,許多企業用人主管與人資對於明年的景氣展望各持己見。根據104人力銀行於202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進行的「2025景氣展望大調查」,調查涵蓋了1325名企業管理者,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明年的經濟狀況將和今年大致相同。具體而言,有48.2%的人選擇了「明年和今年差不多」,24.2%的人則信心滿滿地預測「明年比今年好」,而27.6%的人則對未來持悲觀態度,認為「明年比今年差」。這項調查的信心水準達到95%,誤差範圍為±2.69%。
與去年相同時期的調查相比,對於未來景氣持平的看法顯著上升,從去年的41.9%提升至今年的48.2%,顯示出企業對未來的觀望情緒有所增加。然而,「看壞比例減掉看好比例」的「淨悲觀」指標則小幅上升,由去年的0.1個百分點增至3.4個百分點,顯示企業仍感受到一定的經濟壓力。
在各行各業的參與者看法上,情況顯得更加分歧。針對住宿及餐飲業,調查顯示其「淨悲觀」程度達到16.9個百分點,即使在後疫情時代民生消費持續增長,物價上漲卻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獲利。與此同時,倉儲和運輸輔助業則展現出相對的樂觀情緒,「淨樂觀」度達到19.4個百分點。隨著電商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並且國內旅遊熱度依然不減,這些因素提升了倉儲需求。
調查中最令企業感到振奮的題材依然圍繞於AI技術的進步。根據統計,74.3%的受訪企業看好人工智慧的發展,這一比率較去年的58.4%顯著增長。AI技術的逐步應用正驅動各行各業的需求持續提升。此外,47.2%的受訪者看好綠能及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相關產業,特別是在台灣計劃於2025年邁向碳定價與2050年實現淨零的目標下,更加顯示出未來發展的潛力。另一個受到重視的領域是長照醫護,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照護的需求勢必會持續增加,因此給予產業相關從業者信心。
104人力銀行的數據進一步顯示,2024年第三季AI相關職缺的平均月需求數達到2.9萬個,主要職類包括軟體工程、研究與開發、製程規劃等。在這些職位中,有望透過業績和獎金推高薪資的業務與銷售職缺,年薪甚至可達150萬,呈現出非凡的市場潛力。
總結來看,雖然企業對於明年景氣的預測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在AI、綠能以及長照醫護等領域,整體的期待依舊相對樂觀,這讓整體產業在面對不確定因素時,仍能找到可能的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