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劉德音展望未來,計畫在美國成立產業智庫

劉德音展望未來,計畫在美國成立產業智庫

分享: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日前表示,他將在美國啟動一項全新的計畫,致力於籌組一個「產業智庫」。此舉是因應當前國際形勢的重大變化,特別是在美國的產業政策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他認為,美國在制定政策時,導致了自由市場的分裂及自由經濟的倒退,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一個專注於產業政策的智庫顯得尤為迫切。

劉德音在接受訪問時提到,自己在美國的回歸理由之一是家庭,因為他的兒子近期迎來了第一個孩子,這一小生命的誕生讓他倍感欣慰。他分享了花時間陪伴家人、見證孫子成長的喜悅,這種家庭的溫暖讓他更加堅定推動新項目的決心。除了家庭因素,劉德音深知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為業界帶來實質的貢獻,他表示目前已經賺夠了錢,未來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經驗來推動某些實質的改變。

針對即將成立的產業智庫,劉德音明確表示,該智庫將以產業政策為核心,分為學術與政策兩大部分,目標是把業界的專業人士和學界的研究者聚集在一起,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他指出,美國的許多智庫多由政治界人士參與,少有真正的產業專家,這使得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面臨挑戰。他回憶道,世界各地的自由市場在過去幾年出現了分裂,而這一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源於缺乏科學的產業政策。

劉德音亦提到,過去幾年,中國的產業政策對其他國家產生了影響,這讓他對美國的產業政策有了新的思考。他以日本的產業政策為例,指出當年日本在推動產業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隨後遭遇了困難,這提示我們在制定政策時需要謹慎與持續的努力。而台灣的產業政策則在一些方面表現出色,這一成功的經驗不容忽視。

在談到川普政府的政策方向時,劉德音坦言,自己對當前的局勢仍在摸索中,但相信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影響有限。他強調,台灣半導體的成功其實是美國半導體成功的延伸,美國最先進的晶片技術在台灣得以實現。他呼籲美國在壓制中國大陸半導體發展的同時,也應加速自身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以免影響整體競爭力。

這一系列的計畫與思考展示了劉德音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刻洞察,他希望透過成立產業智庫,促進學術界與產業界的交流合作,尋求符合各國實際的產業政策,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