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近期透露了他未來的重要計畫,決定在美國籌組一個專注於產業政策的智庫,這個決定源自於他對當前全球自由市場變化及美國政策影響深刻的認識。他強調,美國的政策決策對全球產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因此,他希望透過這個智庫,發揮自身的專業長處,推動更為有效的產業政策。
劉德音坦言,他已經在財務上達到了一定的成就,接下來希望能以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為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搭建一座橋樑,促進雙方的深入合作與研究。他提到,這次返回美國的第一個原因是慶祝他小孫子的誕生,這位小生命已經三個月大,帶給他無限的歡樂和滿足感。
在談及智庫的具體運作時,劉德音指出這個智庫將有兩大主要功能,分別是學術和政策研究。他計畫將來在加州柏克萊成立這個智庫,以應對當前各國在制定產業政策上的挑戰。他認為,近年來各國的自由市場逐漸分裂,而自由經濟的退卻讓許多國家意識到必須針對自身特性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特別是在美國這樣的經濟強國中。
劉德音也對美國矽谷的智庫環境表達關注,指出目前不少智庫多由政治人物參與,但缺乏實際產業經驗的專家,這對於政策的制定來說並不利。他直言,環顧過去幾年,中國的產業政策對其它國家有著顯著的影響,國際間對於產業政策的看法也顯得愈加重要。以日本為例,其早期成功的產業政策隨著時間推移變得失敗,顯示政策果斷與否與其成效密切相關。
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劉德音的短期目標是成立這個智庫,並開始著手進行深入研究。他深知,產業政策的制定需全方位考量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並且持續跟進動態,因此這個智庫的成立將是個重要的起步。
最後,針對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的政策方向,劉德音坦言自己不是非常明瞭,但他表示,台灣的半導體業受其影響並不大,因為台灣半導體的發展實際上也同時促進了美國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他呼籲美國在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同時,也需加速自身的發展,以保持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