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的連鎖炸雞品牌「豪大大雞排」近日在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發布了一則引起廣泛討論的公告,宣佈將於今年底前關閉所有中國大陸的門市,全面撤出這一市場。這個消息令眾多中國網友感到驚訝與不解,甚至在微博熱搜中引起熱烈討論。公告中提到,雖然豪大大雞排將退出中國市場,但在台灣及香港的門市會繼續營業,並誠邀顧客前往消費。然而,公告中提及的「中國台灣」四個字引發了台灣網友的強烈反彈,許多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表看法,表達不滿,並發起抵制行動。
豪大大雞排成立於1992年,曾在台灣的餐飲市場上掀起一股熱潮,擁有多間分店。而在進軍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初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近幾年來,由於原材料成本提升、人力資源支出增加,以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豪大大雞排的經營面臨重重挑戰。與此同時,今年6月,台北的西門門市已突然關閉,接著宣布撤出中國市場,引發業界與粉絲的關注。
微博上,豪大大雞排的公告成為熱議焦點。內文提到的「中國台灣」一詞,讓不少台灣網友感到不悅,認為這是在輕視台灣的主權。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表達:「為什麼要使用這樣的稱呼?這是矮化台灣的表現。」另外,還有聲音支持發動抵制運動,留言支持這一行為,直言「只要是舔共的品牌,無論多好,一律拒買」。
許多熱心的網友也關注到豪大大雞排的營運狀況,認為品牌可能因未能更新經營策略而面臨困境。隨著新品牌與新概念的涌現,舊有品牌若無法持續吸引顧客,將面臨市場淘汰的風險。豪大大雞排所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營運問題,更是品牌形象及市場定位的深化思考。
即使在巨大的市場波動中,豪大大雞排的未來如何發展,仍引發眾多支持者與顧客的關注。至截稿為止,豪大大雞排尚未對此次風波做出官方回應,這也為品牌未來的路徑增添更多不確定性。眾所期待的,或許是品牌能夠重新整合資源,找尋適合市場的經營模式,重新奪回消費者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