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10月底,康芮颱風的侵襲為台灣帶來了如同驚濤駭浪般的極端氣候,尤其是在花蓮地區,強烈的強風和豪雨使得南北濱公園及化仁海堤沐浴在超過1萬噸的漂流木中。這一現象不僅是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更成為當地居民和遊客掘寶的熱點,為花蓮的海岸線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即便距離颱風過後已經超過一個月,海灘上仍然遍布著各式各樣的漂流木,檜木的天然香氣瀰漫在空氣中,吸引了無數民眾前來探索。面對如此難得的資源,花蓮縣政府於上個月開放讓民眾自由撿拾漂流木,雖然此政策的出現也同時伴隨著對於撿拾條件的限制,包括單次重量不得超過50公斤,並需徒手撿取等要求,避免引發官司的困擾。
在這樣的背景下,蔡先生與家人利用週末時間到海邊游玩,他驚訝地發現海岸線上依舊留有大量漂流木。看到周遭許多民眾為了獲得檜木和造型獨特的木材而聚集在海邊,他不禁拍下了一個個尋寶的瞬間。檜木的香氣勾起了許多人對自然的熱愛,許多家庭帶走這些木材,裝飾庭院或作為柴火來使用,也有一些藝術家則將它們視為創作靈感,賦予漂流木全新的生命。
黃小姐則是帶著小孩專心尋找最佳的檜木,為尋找這些帶著香氣的漂流木而熱情分享彼此的發現,這種情況的確可以說是地方的「全民運動」。帶著漂流木的回程,家中充滿了天然檜木香氣,甚至讓不少人不需要依賴精油也能享受到大自然的恩賜。
對於這波漂流木的現象,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表示,漂流木的出現屬於自然現象,隨著近期花蓮天氣穩定,海邊的漂流木依舊吸引著各方人士前來。在此情況下,為了避免海灘被漂流木覆蓋,當地已於吉安鄉設置臨時堆置場,集中這些漂流木以方便民眾取用。對於是否需要清理漂流木的輿論,仍需由相關單位進行評估。
此外,花蓮文化局也於上週宣布舉辦「海是愛花蓮—漂流木創作賽」,作為對這一自然資源的深度利用。競賽分為漂流木座椅創作賽和專業藝術大型創作組,共吸引了69組報名,其中41組入選。參賽的藝術家們將大自然的禮物變化為藝術品,展現出無限的創意與靈感。漂流木座椅的現場創作將於18日至22日進行,觀眾也可參與投票,獎金高達8萬元。而專業組別的作品創作則延續至29日,獲選團隊將獲得50萬元的獎金支持。
透過這一次的漂流木事件,花蓮不僅創造了特殊的觀光景點,更用自然的奇觀讓人們重新思考與自然的關係,展現出豐富的地方文化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