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中國面臨政策支持的新階段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中國面臨政策支持的新階段

分享:

在備受矚目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經會)圓滿落幕之際,投資銀行瑞銀隨即發表了一份詳盡的報告,深入分析了未來幾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根據報告,在中國全國人大明年3月公布具體政策刺激方案後,政府將可能在2025年和2026年階段性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這種變化主要是基於美國近期宣布提高關稅的背景及其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中經會確定了明年的宏觀政策基調為更加積極,強調了經濟增長的重要性。根據慣例,明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將進一步詳細闡述增長和政策目標。瑞銀的報告中特別提到,由於美國可能在2025年第一季度宣布關稅計劃並於同年第三季逐步實施,這將對中國的經濟環境帶來不小的衝擊,預計將在2025年底和2026年產生更加明顯的影響。

報告還指出,市場參與者和政策顧問普遍預期,中國可能將2025年增長目標設為「5%左右」,以穩定市場情緒。然而,瑞銀則認為達成這一目標充滿挑戰,預計2025年中國GDP增長將放緩至約4%。此情況的主要原因包括持續不振的房地產市場以及美國提高關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這些因素將部分抵消中國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

此外,瑞銀的報告提到,如果在未來三個月內出現突發重大衝擊,中經會所提出的某些政策目標和措施很可能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上進行調整。報告的基本預測指出,2025年中國的廣義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將增加2個百分點,2026年再增加1個百分點。預計2025年的廣義財政赤字將接近GDP的4%(即3.5-4%),並將發行超過2兆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另外還會發行5,000億至1兆元特別國債以注資銀行,並計劃發行高達4.5兆元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地方債務置換及促進房地產去庫存。

在貨幣政策方面,瑞銀指出此次會議所倡導的「適度寬鬆」基調與過去幾年設定的「穩健」政策形成鮮明對比,顯示未來的貨幣政策將更加積極。報告預測,中國人民銀行將在2025年下調政策利率30-40個基點,2026年再下調20-30個基點,這將促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及抵押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調。為了應對2025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發行,人民銀行可能將持續使用各種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這包括在2024年10月和11月分別買入5,000億元和8,000億元的政府債券。

會議強調促進消費作為首要工作任務,瑞銀預計到2025年,消費品的「以舊換新」計劃將從2024年的1,500億元增至超過3,000億元,除了汽車和家電外,還將擴大到消費電子產品及其他一般消費券的覆蓋範圍。此外,報告亦提到,政府可能會為有幼兒的家庭提供每年總金額達到2,000億元的兒童保育或生育補貼,以進一步支援家庭消費。

會議最後重申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瑞銀分析認為,人民幣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在5-8%之間,將有助於部分吸收美國可能提高關稅所帶來的外部衝擊。面對複雜的內外部挑戰,中國政府將以靈活的政策應對宏觀經濟的各種變化,努力穩定經濟增長,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