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總統及立委選舉的臨近,SRF(新型稀土廠)相關議題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這一爭議不僅牽動了藍綠兩岸的選情,也成為藍營立委涂權吉阻擾綠營現任法務部次長黃世傑連任之路的一項關鍵因素。近期,有關立疆賣地退場的事件出現,各方對此事的政治解讀也相當分歧,導致爭議依然延燒,進一步影響藍綠雙方的選情走向。
綠營地方人士指出,桃園沿海地區的開發進度相對較晚,都市化水平顯著低於其他行政區,地方民眾對於發展的期待遠超過對環保議題的關注。除了鄰近桃科的幾個里,該地區其他地方對SRF的討論較為稀少。因此,該人士認為SRF的爭議對選情的影響其實有限。舉例來說,藻礁公投的結果顯示,沿海居民投出的不同意票明顯高於同意票,這反映民意對於綠營政府所推動的能源政策持支持態度。
黃世杰在2024年選舉中的連任之路雖然面臨挑戰,但在觀音選區的選票表現卻顯示出他的競爭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2020年與前桃園縣長吳志揚競爭時的得票,更顯示出SRF議題對藍營的影響在沿海地區並不如預期。儘管業者現在選擇退場,民眾對於市政府為何欲驅離廠商的不滿意見頻頻,也擔心日後可能面臨的官司與巨額賠償負擔,卻沒有導致對綠營的抗議聲浪激增。
另一方面,國民黨桃園市議員凌濤則表示,立疆賣地退場後,還有台灣立方及可寧衛未完全放棄進入桃科的可能,這一爭議與進入門檻的問題仍可能持續到2026年地方選舉,對綠營選情來說並非好消息。特別是綠營中央政府曾兩度撤銷桃園市政府的行政處分,可以看出兩者間立場的對立。未來無論是派遣黃世杰、彭啟明、卓榮泰或其他人參選,他們都勢必需要在這一敏感議題上表態;如若反對SRF入園,則無疑是與中央政府的立場不符,而若支持SRF入園,勢必會違背地方民眾的意願。
凌濤同時指出,對於張善政市長而言,SRF問題同樣棘手。儘管立疆已退場,但其他兩家業者依然尚未放棄,未來可能會出現財團透過各種方式施加壓力的情況,市長需要堅持在空氣污染與環保方面的立場,以守護市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這場關於SRF的政治博弈,仍在持續發酵中,未來的選情走向將取決於各方如何在這一爭議中立足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