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彰化縣芳苑鄉文津村寮湖路的文津3橋,經過長時間的風雨侵蝕與日常使用,橋體已經出現老化現象,潛在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為了確保村民的通行安全,芳苑鄉長林保玲與文津村長陳鴻圖共同發起了這次的橋梁改建計畫。此次改建不僅得到彰化縣政府的補助,還有嘉義市嘉邑行善團大方捐贈千萬元,重建工程於近日正式啟用,並榮耀地命名為「善津橋」,這個名稱充滿了豐富的象徵意義,代表著「善心共濟、津渡安行」。
「善津橋」在今天的啟用儀式上,特別舉行了通車典禮,鄉長林保玲親自主持,並向與會來賓介紹這座橋梁的歷史緣由。文津3橋已經有約40年的歷史,因受時間的磨損,橋體的老化、護岸的損壞以及路面坑洞等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每當大雨來臨,湍急的水流更讓民眾的通行安全大打折扣。在這次的改建中,嘉邑行善團慷慨捐贈1042萬元,彰化縣政府也提供660萬元,芳苑鄉公所自籌70萬元,合計總經費高達1772萬元,用於改善橋梁結構及護岸工程。
林保玲在啟用儀式中表示,這座橋不僅是一條連接文津村的道路,更是一座連結嘉義市與芳苑鄉間愛心的橋樑。善津橋的名稱不僅是對嘉邑行善團無私舉動的感念,也是希望村民在日常通行中能時刻感受到愛的支持和社區的團結。她強調,這座橋的落成不僅提升了交通安全,同時也將「善心」的信念深植於村民的心中,希望每位經過橋樑的民眾都能感受到一股暖流。
啟用儀式上,嘉邑行善團的理事長鄭秀玉、立法委員謝衣鳳及多位地方領袖,包括工策會總幹事洪榮章、芳苑鄉代表會主席陳禮模及議員等,都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座「愛心之橋」的誕生。這一刻不僅是一項基礎建設的完成,更是社區凝聚力的一次重要展現。同時,鄭秀玉在儀式上也感謝所有支持和參與此次改建的人,強調未來會持續關注社會需要,為更多的建設貢獻力量。
隨著「善津橋」的啟用,文津村的交通將變得更加安全便捷,期許未來能繼續以愛心與善行連結更多的橋樑,為社會帶來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