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南清公路(縣道122號)是五峰鄉的關鍵聯外道路,擔負著連接當地民眾與周邊地區的重要使命。然而,該道路在43.5公里處線形設計不佳,彎道半徑過小,加上該區域尚屬高潛勢土石流區,每逢颱風或豪雨便常發生地質災害,造成交通阻斷,危及用路人的安全。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新竹縣政府著手進行道路改善計畫,並克服了多次招標流標的困境,最終成功發包這項工程。
根據新竹縣政府工務處長戴志君的說明,縣道122線近43.5K的路段正是問題的根源所在。這裡常年受到氣候影響,土石崩塌的情況經常發生,尤其在颱風天更是如此,導致道路無法通行,對當地居民及遊客造成重大不便。為了保障交通安全並提升旅遊條件,縣府計畫在該段路增設一座跨越坑溝的新橋,並調整橋梁的線型與墩柱深度,以減少土石流的威脅,確保道路的穩定性。
令人欣慰的是,在經歷了六次流標後,這項計畫於去年12月31日順利決標。工程總經費達到6億16萬4千元,發包工程費用為5億5100萬元,這筆投資將提供必要的財力支持,以確保施工順利推進。新建的橋梁長達225公尺、寬10公尺,採用預力箱型梁設計,將配置雙車道,旨在平滑銜接兩岸現有道路,期待能在1080日曆天內完成施工,為當地交通帶來變革。
此外,新竹縣議員張益生也表達了對此項工程的支持。他指出,南清公路在桃山隧道之後連接進入五峰鄉的清泉風景區,這裡擁有眾多旅遊景點,包括張學良故居、三毛故居、清泉吊橋以及溫泉等,吸引了大量遊客。然而,由於路段的九彎十八拐,經常受到天候的侵襲,導致交通中斷,影響了鄉民的生活和觀光事業的發展。
隨著這項改善工程的展開,五峰鄉的交通脈動將迎來新轉機,不僅有助於提升當地居民的出行安全,也期待能夠吸引更多旅遊人潮,促進當地的產業發展。大家都渴望著工程能夠如期完成,共同迎接一個更加便利與繁榮的五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