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起,為期三天的MarinexT 2025海洋永續發展科技研討會在高雄正式展開。此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產業、政府、學術界及研究機構的數十個單位及企業,共同聚焦於海洋科技及海洋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參與人數超過百名的內外專業菁英齊聚一堂,共同商討與探討未來的海洋科技與環保之路。
本次研討會由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中山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院、U-TEAM水下噪音聯盟與知洋科技等機構共同主辦,協辦單位還包括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國研院台灣海洋科研中心,以及來自英國、挪威、丹麥等國外海洋設備領導廠商。海保署署長陸曉筠、高雄市海洋局局長黃登福、台大工學院院長江茂雄、中山海科院院長廖德裕,以及船舶中心執行長周顯光等重要官員均出席此次盛會,共商海洋未來。
研討會的議程相當豐富,涵蓋了15場專題演講,專家們將就海洋再生能源、海洋生態永續及海洋科學技術等多項重要議題進行深入剖析與討論。與會者還將展示涉及船舶、載具、聲納、通訊、儀器及新知等領域的各項先進海洋科學儀器與技術,展示海洋科技的最新進展與應用潛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月10日研討會將移師至高雄興達港,進行無人自主艇(USV)、水下無人遙控載具(ROV)、聲納系統(SONAR)、浮標(Buoy)及定位技術的現場演示。其中,具備獵雷功能的「台和一號」快速偵搜水下載具將於該日首次下水測試,這一項技術的展示預示著台灣在海洋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
知洋科技的總經理湛翔智表示,MarinexT海洋永續發展科技研討會今年特別推出台灣首套軍用商規水下遙控載具以及機師訓練模擬機,標誌著台灣在海洋技術應用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海保署長陸曉筠也強調,海洋保育和整體海洋環境亟需科學技術的介入。她指出,聯合國目前正在推動全球科學十年的倡議,預計到2030年,科學的基礎將成為海洋保育工作的重要支柱。為了促進對海洋環境的理解,減少對海洋的影響與污染,我們需要各領域的專家共同努力。隨著海洋保育法的通過及子法的進一步完善,未來的海洋保護工作將更加依賴科學技術的支持。
此次研討會的舉辦,無疑是海洋科技界的一次盛會,也是推動海洋永續發展的重要契機,期待在未來幾天能夠激盪出更多有意義的想法和合作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