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2025年經濟展望論壇:中美科技戰引發全球經濟新挑戰

2025年經濟展望論壇:中美科技戰引發全球經濟新挑戰

分享:

中華經濟研究院於今(16)日舉行的「2025年經濟展望論壇」,以「應對川普新局,風險與契機」為主題,聚集了產官學研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代表,對未來經濟形勢進行深入探討。論壇上,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詳盡分析了川普重新上任後可能採取的政策,並強調其背後將更強調對中國科技的競爭。

林啟超表示,若川普在未來再次進入白宮,他將會延續之前的高關稅政策,但相較於川普1.0時期,如今將更多鼓勵各國於美國進行投資。這一新趨勢意味著各國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必須加強對美國的投資以應對可能加劇的全球性稅收和技術管制。更為重要的是,這場貿易摩擦背後,是美國意圖拉開與中國科技實力差距的戰略考量。

林啟超還對來自會場的提問進行了回答,針對美國是否在未來將半導體業的限制擴大到成熟製程,他指出,這一舉措可能讓中國在成熟製程上獲得意外的爆發性增長,類似於之前太陽能產業的發展情況。他的這番話突顯出中美之間科技競爭的複雜性,以及未來各國經濟政策所需面對的不確定性。

進一步分析川普政府的政策意圖,林啟超指出,川普致力於讓美國再次偉大,重點之一就是創造就業機會。這意味著他將會控制移民政策,並加強美國製造業的回歸。在此背景下,各國在貿易中需對美國產品進行更高的採購和投資,進而減少從中國等地的進口。林啟超形象地比喻,就像台積電(TSMC)必須在美國設廠以減少晶片的直接出口一樣。

隨著美中貿易戰的進一步升級,林啟超指出,如果美國推動對中國發動新一輪的關稅戰,中國必然會採取對應反制措施,這是一場雙方互相反應的博弈。在他看來,美國的對華科技限制不僅對中國是挑戰,也可能在全球科技領域引發新的競爭與合作模式。

對於台灣在未來的經濟格局中,林啟超強調,台灣應當發揮其供應鏈完整性與技術優勢,以協助美國重振製造業。他建議,台灣應該積極參與台美的製造業合作,以進一步靠攏美國並獲得其支持。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王健全也強調了台灣的關鍵角色,指出美國在尋求供應商及零組件的過程中,無法忽視台灣的存在,只有通過深化合作,才能共同面對未來經濟挑戰。

從林啟超和王健全的觀點中,可以看出,未來四年將是各國經濟政策面臨重大考驗的時期,伴隨著科技戰和貿易政策的變化,全球經濟格局也將隨之改變。各國政府需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以確保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穩健前行。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