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關注經濟數據與企業財報的背景下,美國股市在週二(14日)交投顯示出漲跌互見的局面。其中,道瓊工業指數強勁上漲221.16點,以42,518.28點報收;標準普爾500指數輕微上揚0.11%,結束在5,842.91點;而納斯達克指數則下跌43.71點,收於19,044.3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同時上漲0.52%,以5,045.95點結束交易。
美國勞工部在當天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顯示,12月的漲幅低於市場預期,這一消息為市場帶來了一絲微弱的提振。然而,這些數據對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貨幣政策預期影響有限,並未對市場情緒形成強烈的刺激。投資者目光緊鎖即將於週三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此數據將為市場對通膨走勢及聯準會可能的降息路線圖提供更為直接的依據。
此外,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攀升至4.784%,這一數字接近14個月以來的高點,顯示市場對於未來利率走向的謹慎態度。在即將來臨的企業財報季中,美國主要銀行將在週三率先揭露其財報,市場普遍認為,活躍的交易與併購活動將助力銀行股重新走強,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標準普爾500銀行指數的表現,其中高盛的股價上漲了1.52%,為道瓊指數提供了支撐。
在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各個板塊中,表現最差的仍是醫療保健板塊,因其下跌0.94%。尤以禮來(Eli Lilly)的情況為例,該公司因第四季減肥藥Zepbound銷售預測未達市場共識,導致股價暴跌6.59%。
在台灣方面,市場投資者同樣充滿關注。台積電的法說會將於16日舉行,報導指出該公司股價在週三(15日)早盤一度下滑25元,降至1065元,這一波波動拖累台股整體指數中挫逾200點,最低時觸及22584.49點,重回半年線附近,預估成交量將達到約3000億元。
台灣電子權值股表現疲弱,資金流動轉向傳產領域,尤其是受壓的塑化股。台塑四寶持續上漲,包括台塑、南亞及台化的股價漲幅均超過3%;此外,二線塑化股如台聚引領漲停潮,華夏及亞聚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在鋼鐵股方面,資金的入場情況良好,如燁興、新鋼及海光都發出了亮燈的信號,其他如威致、聚亨中鴻、彰源及中鋼的股價則普遍上漲3%至4%。
整體來看,市場在靜待即將揭曉的數據與財報時,仍能根據個別板塊的表現進行靈活調整,展現了高度的市場運作動能和資本流動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