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變遷的加劇,農漁業面臨重重挑戰,雲林縣台西地區的中文青漁、青農及地方民代、創生青年展開了一項名為「海口新經濟契機」的專案,並製作了一部涵蓋多方觀點的影片,旨在探討當前環境變遷對當地養殖業的影響,並尋找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這部影片不僅展示了當地的農漁現況,還表達了受訪者們的心聲與希望,特別是在太陽能光電發展方面的潛力。
影片中的音聲來自多位重要人物,包括當地醫師丁英仙、農漁養殖業者及活躍的地方創生成員。這些受訪者以真摯的語言,討論了氣候變遷和環境污染對養殖業的嚴重影響,並指出經濟瓶頸的形成。他們強調,為了打破這一僵局,必須提升養殖業的六級化發展,並引進新興產業,以創造多元的發展機會。
台西鄉的養殖戶及鄉代陳文求表達了對於當前困境的看法。他指出,養殖業的持續低迷需要亟待解决的政策支持,而同時推動綠能產業的發展則能為該地區注入新的生機。為了提升社區的能源自給率並創造就業機會,發展太陽能成為當務之急。陳文求認為,適當的政策支持能使「不利耕作區」中的資源被有效利用,實現「廢地再利用」,同時提升農漁民的收入,並有效應對人口老化問題。
醫師丁英仙和青農何淳熙也呼應了需要尋找新經濟模式的呼聲。他們強調,轉型的必要性,不僅要尊重自然生態的平衡,同時也必須確保新興產業與漁業的和諧共存。社區的合作是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關鍵,而這樣的合作能提升台西的競爭力,開啟綠色經濟的新篇章。
推動地方創生的主要成員如許宇昇與洪立齊則表示,漁業與光電的協同發展能為台西開創前所未有的經濟模式,吸引更多青年返鄉,為當地帶來新活力。他們堅信,通過各方的協力合作,台西將能夠迎來新轉機,重塑海口的尊嚴與榮耀。
然而,在推進光電發展的過程中,環保人士也提出了保障生態平衡的呼籲。他們強調,在推動光電項目的建設時,必須避免對漁業資源造成損害,以確保沿海 ecosystem的持續健康。議員顏嘉葦及多位受訪者一致認為,只有當不同產業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才能真正翻轉當前的經濟挑戰,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總體而言,台西地區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時,展現出了強烈的轉型意願與探索新機會的活力。透過社區合作與綠能產業的發展,當地人民期盼重建一個充滿機會與希望的新經濟體系,讓海口的未來更具光明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