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於21日完成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的三讀,這一重要的決策引發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尤其是經濟部的預算遭到嚴重削減的情況。據悉,經濟部的預算被刪減了1037億元,並凍結了94億元,這一巨額的減少無疑將對經濟部的各項服務與項目造成影響。
經濟部對此表示關切,其官方社交媒體專頁昨晚發文「道歉」,強調這些預算調整將直接影響到對人民的服務質量,並且希望民眾能理解這些改變帶來的不利後果。經濟部長郭智輝在今日傍晚再次發表了影片,強調部內公務員及國營事業的工作並未受到威脅,他表示,這些部門的同仁依然在努力工作,恪守崗位不懈怠。
在他的發言中,郭智輝逐一羅列了預算刪減可能帶來的具體影響。他指出,許多民意代表關心的電纜更新作業將因此而延誤,而這一項目對於維持台灣的經濟基礎設施至關重要。此外,經濟部的預算刪減還可能影響到天災後的搶修速度,加重災後重建的困難,甚至導致商圈及市場的支持減少,對於經濟的振興帶來挑戰。
不僅如此,郭智輝提到,經濟部執行的水利署負責全台灣超過三千座水門的操作與維護,其經費削減將直接增加淹水風險,這是在颱風季節來臨之前亟需正視的問題。經濟部的運作能量因預算安排的限制而受到重創,這讓郭智輝感到十分憂心。
在春節假期內,經濟部及相關國營事業雖然每天仍有一萬五千名員工堅守崗位,確保水電基礎設施的正常運作,但隨著預算的持續削減,這樣的運作能否長期維持也令人擔憂。特別是針對節能家電的補助計畫,雖然預算尚存,但為其執行的業務費卻被刪減凍結,這可能導致未來多達60萬台的節能家電無法享受補助,讓節能政策的推行面臨巨大挑戰。
總體而言,這一預算削減的決定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的影響不容小覷。經濟部在艱難的環境中,仍然會持續努力提供服務,但未來的經濟競爭力能否得到有效維護,將取決於政策執行的靈活性及政府對於公共服務的重視程度。隨著這些議題的深入探討,台灣社會對於預算調整的反思也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