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的迅速發展正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這股浪潮不僅創造了大量新興的就業機會,同時也讓不少勞工感受到被取代的壓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於8日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未來五年內,全球超過40%的企業雇主計畫進行裁員,藉由自動化技術以減少人力成本,使AI成為企業運營的重要助力。
在其最新的《就業前景報告》(Future of Jobs Report)中,WEF估計到2030年前,全球將創造出約1.7億個新的就業機會,這一數字占目前全球聘僱人數的14%。然而,與此同時,約有9200萬的工作崗位可能面臨被AI替代的風險,這使得實際的淨增量僅為7800萬個工作機會。報告強調,未來科技發展所需的技能需求集中了AI、大數據及網路安全等領域,其中,41%的企業雇主已表明將縮減人力並全面推進工作自動化。
在勞工方面,調查發現39%的受訪者表示,其現有的技能組合在未來五年會受到轉型或過時的威脅。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2023年相比,「技術不穩定性」的比例有所減少,這或許是因為勞工群體在技能上的提升以及各企業對員工進行加強訓練的努力。實際上,接受調查的企業中有77%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對現有員工持續進行再培訓,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AI造成的職場變化。
本次調查涉及全球55個經濟體的1000多家主要企業,涵蓋超過1400萬名勞工,提供了廣泛而具代表性的數據支持。WEF在報告中指出,AI與可再生能源的興起,正在顛覆傳統的勞動市場結構,對平面設計師等某些職位的需求正在減少。
WEF執行董事札希迪(Saadia Zahidi)在報告中強調,生成式AI的興起將重塑各行各業的工作任務與流動性。這項技術能夠生成原創的文本、影像及其他各類內容,以適應用戶的需求,強調了技術進步在工作生活中的重大影響。
隨著技術的迅速進步、人口結構的變遷、地緣經濟的波動以及經濟的不確定性,我們的職場生態正在遭遇劇變,並且似乎注定要重新塑造全球的行業結構和職位類別。但在這場變革中,不少勞工首當其衝,成為AI浪潮下的受害者,像雲端硬碟服務商Dropbox和語言學習應用程式Duolingo等公司均以引入AI為理由進行裁員,讓許多專業人士的工作前景陷入不確定。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唯有持續的學習和適應,才能幫助勞工在進步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迎接未來新的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