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前台北市市長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因京華城案被提起訴訟,該案的發展對於京華城是否能撤銷20%的容積獎勵具有重要影響,進而直接關係到工程是否能繼續進行。根據北市建管處的最新消息,目前京華城的施工進度僅限於地下1、2樓,因為該土地正遭到扣押,因此按規定未能接受施工申報的勘驗。建管處也表示,目前地上2層以上的樓板並未進行灌漿,造成當地居民對於京華城建設的未來感到擔憂。
松山區復盛里的里長張晉維透過媒體表達了村民的心聲,指出「沒有人希望家裡隔壁是天坑、爛尾樓」,他強調當地的居民都迫切希望京華城的建設能夠如期完工,藉此帶動地方經濟發展與建設的活絡。從張里長的角度來看,復盛里屬於經濟發展相對弱勢的地區,京華城的建設無疑將為該區域帶來新的商業機會與生活便利性。
根據建管處提供的資料,京華城的建築執照於2022年10月18日核發,建照號碼為111建字第9999號,土地使用分區為「商三特」。該專案的建設規劃共需在85個月內,即於2030年3月2日前竣工。項目計畫中包括19層樓的地上建築及7層樓的地下結構,總共計劃建設253戶,工程造價超過55億8925萬元。
在土地使用及公共安全的考量下,建管處強調目前主要的施工先行計畫仍聚焦於地下B1和B2層。由於地上層的工程因土地涉及法律問題而無法進行,進一步的施工進程仍未明朗。這讓周邊的居民感到不安,擔心京華城會成為一座未完工的建築物,影響他們的生活安定。
此外,京華城的規劃中包括了«韌性城市»計畫,該計畫的一個重要項目是認養基地西南側的復盛公園。在取得建照之前,施工方必須完成對公園的改造,包括與公園處簽訂認養契約,以促進當地環境的改善。
張里長表示,復盛公園已存在20年,是里民日常活動的重要場所。然而目前公園內的設施多存在老舊問題,比如噴水池長期未噴水,水階梯及小舞台都難以正常使用。他對於公園改建的進度表示擔憂,期待威京集團能夠加速該工程的啟動,使居民能夠在安全及完善的環境中享受生活。
隨著京華城案的進一步發展,北市的建設未來究竟會如何進行,居民的期盼是否能夠成真,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居民渴望看到的不僅是新的建築,更是一個能促進他們生活質量提升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