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農田水利署啟動了信義鄉羅娜村的灌溉系統改善工程,這項工程旨在解決當地農民長期面臨的水源不足問題。羅娜村作為全國最大的原住民族部落之一,居民的主要生計來自於農業。然而,由於地處海拔超過900公尺的高山地形,居民在灌溉用水方面長期遭遇困境,特別是在冬季的枯水期,水源的供應更加不穩定。
為了改變這一情況,農田水利署於2022年底完成了羅娜部落的農業灌溉系統建設,包含興建了大型蓄水池、設置配水池、鋪設輸水管線,以及補助田間灌溉設施等。這些設施的完成目前正進行通水測試,預計在1月底時,將能穩定提供灌溉用水,大幅改善當地農民的生產條件。
當地主要生產的作物有葡萄、敏豆、甜椒和高麗菜,儘管村莊周邊有水源,但由於水源的獲取困難,農民不得不面對搶水、私設管路等問題,導致用水管理的困難和繁雜。一旦這些新設施投入使用,將有效解決150公頃農地和120戶農民的用水困境,農戶們將不再面臨水源不足的巨大壓力,農作物的產量也有望隨之提升。
農田水利署在調查當地水源、地形和作物特性後,經過多次的協調會議,整合了當地的意見,逐步取得了工程所需的用地。這個過程中,信義鄉公所、村長以及在地農民的支持與協作是不可或缺的。透過這種多方合作的方式,羅娜村的灌溉系統工程得以因地制宜地順利推進。
此次灌溉系統的建設總計設置了兩座蓄水池,容量分別為2000公噸和1800公噸,並將原有的700公噸蓄水池進行活化,有效提升了水源的調蓄能力。整體的蓄水空間如今達到了4500公噸,並配置了82處配水池及1萬公尺的輸水管線,將水供應延伸至每一段農田。這一系列的措施不僅提升了作物的生產潛力,更是為羅娜村的農民帶來了新的希望,讓他們有機會在穩定水源的支持下,提高收入、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