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台灣的博士生人數逐漸減少,此一現象引起了教育界與產業界的廣泛關注。根據台灣大學的一項調查,有相當比例的碩士班學生並不打算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2184位碩士生中,38.1%的學生表示「從未考慮過攻讀博士」,而37.3%則已經放棄或考慮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念頭。這樣的趨勢對於未來學術界的人才培養構成了潛在隱憂。
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相當多元。首先,攻讀博士學位的時間長,據報導,有些學院的博士學位平均修業時間甚至達到七年。對於不少有經濟壓力的學生而言,這不僅是一種時間上的負擔,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在這段期間內無法獲得穩定的收入,這無疑是他們考量的重要因素。此外,當前的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市場上對技術人才的需求迫切,讓許多碩士生選擇直接就業以追求高薪。尤其在電機及資訊領域,碩士畢業生在第一年便可達到年薪破百萬的水準,這樣的高薪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前往業界發展,降低了他們攻讀博士的意願。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吳宗霖對此表達了深切的擔憂,他指出,博士班不僅是科技產業人才的培育基地,更是未來學術界的主力軍,對於當前及未來的教育與產業發展至為關鍵。2025年,台大計畫與行業合作,成立AI電資大聯盟,推出頂尖博士培育專案,期望透過企業合作,加強對博士生的支持。報導中提到,透過獎學金的形式,博一新生的獎學金達到每月4萬元,企業的合作方案更將此金額提升至每月6萬元,讓博士生可以更專心地投入研究。
為了改善博士班招生情形,台大計畫自114學年度起推行「博士班標竿計畫」,這項計畫包括訂定合理的修業年限,並要求各學院每年進行進度評估,來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學習進度。這一步驟不僅有助於提高博士生的畢業率,同時也能有效地降低學生在選擇攻讀博士時所面臨的心理壓力。
國內許多高等教育機構也在努力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除了加大獎學金的投入外,還應該促進學校與業界的合作,加強對於研究生的職業輔導與保障,讓碩士生在考慮攻讀博士時能夠有更多的支持與選擇。教育是國家的未來,而更扎實的人才培養策略,將是提高整體國力與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