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劉德音推動產業智庫,關注美國政策影響

劉德音推動產業智庫,關注美國政策影響

分享:

近期,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揭示了他未來的計畫,表示將在美國建立一個名為「產業智庫」的組織,這一構想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美國的產業政策。劉德音強調,美國的政策決策具有深遠的影響力,無論是在國際貿易還是全球科技發展中,皆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劉德音透露,自己在商業領域已經獲得了相當的成就,現階段他希望能利用自身的專長和經驗,推動一些對產業界真正有意義的實踐。他表示,自己最近回到美國的首要任務,是慶祝祖孫的誕生,他的孫子已經三個月大,他充滿欣喜之情,體會到成為祖父的幸福。

在談到智庫的具體運作時,劉德音指出,當前全球自由市場正面臨分裂的危機,自由經濟的理念遭遇挑戰,各國需要針對自身的經濟環境制定合適的產業政策,尤其是對於美國而言,這一需求尤為迫切。劉德音提到,目前美國的智庫多由政治人物組成,缺少產業專家的參與;這使得產業政策的研擬常常產生偏差。因此,這個新的智庫將由學術界和產業界專家共同參與,進行深入的研究,以確保政策的制定能更接地氣,更具專業性。

以日本和台灣的例子來看,劉德音認為,產業政策的成功不僅依賴其初期的實施,後期的持續調整和優化同樣重要。他提到日本的產業政策在初期階段取得了顯著成果,但隨後卻因為未能有效因應變化而陷入困境;而台灣在這方面則表現穩健,多年來在產業政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劉德音強調,自己短期的重心將放在智庫的成立,期望這個平台能促進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之間的交流,形成兩大核心領域:學術與政策研究的深入合作。他表示,智庫的運作將進一步看看幾個月後的具體進展,並會有新的消息向外界分享。

在談及當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政策時,劉德音誠實地表示,對其最新的政策走向仍然摸索中。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並不過於擔憂,認為台灣的成功與美國半導體的格局是息息相關的,美國的高端晶片生產也多依賴於台灣的技術與製造能力。不過,他也呼籲美國在壓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同時,應提升自身的半導體技術實力,以確保持續的競爭力。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