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劉德音擬成立美國產業智庫 助推政策研究

劉德音擬成立美國產業智庫 助推政策研究

分享: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最近揭示了他新的方向,計劃在美國成立一個專注於產業政策的智庫,這個創舉反映出他對美國政策的高度關注與深思。他表示,美國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因此針對當地的產業政策進行深入研究與討論非常有必要。

劉德音指出,自己已經在財務上得到了相當的成就,未來將更著重於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來推動有意義的事情。他最近回到美國的首要原因之一,是為了見證自己的兒子成為父親,並且在三個月大的孫子身上體會到了家庭帶來的滿足感。

在劉德音的構想中,這個智庫將在加州的柏克萊成立,其目的是為了應對當前全球自由市場的變遷和自由經濟的退卻。他指出,各國都需要針對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而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的引領者,更有責任去探討和實施有效的產業政策。

他認為,目前美國的智庫多由政治人物運營,缺乏來自產業界的專業顧問。這使得對於制定實用的產業政策來說,面臨挑戰。他提到,布魯金斯學會等諮詢機構雖然具備財力,但在產業政策的專業知識上卻相對欠缺。因此,劉德音希望自己的智庫能夠結合產業界和學界的智慧,專注於產業政策的研究,從學術和政策兩個面向進行深入探討。

在談到產業政策的全球化趨勢時,劉德音指出,近年來中國的產業政策已經開始影響其他國家,並表示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他回顧了日本產業政策的歷史,指出雖然初期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隨後卻遭遇了失敗,這顯示出產業政策在制定過程中的複雜性與挑戰性。反觀台灣在這方面則相對成功,這是一個值得其他國家借鑒的經驗。

劉德音的短期目標是成立智庫,並讓來自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共同參與,探討產業政策的最佳實踐。他計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發佈更多相關消息,並期待智庫的成立能夠促進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

最後,就美國前總統川普目前的政策走向,劉德音坦言尚未完全清晰,但相信這對台灣半導體業的影響有限。因為台灣半導體業的成功與美國密切相關,美國最先進的晶片技術也多由台灣製造。他同時呼籲,美國在抑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同時,也應加強自身的半導體技術提升,以保持在科技競賽中的領先地位。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