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言論中,前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對於未來的規劃展現了全新的視野。他透露,將在美國投入資源籌組名為「產業智庫」的機構,意在面對當前全球自由市場的挑戰與變局。劉德音強調,美國的政策動向對於全球經濟具有深遠影響,因此必須引起重視。他表示,隨著自身職業生涯的成就,他希望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推動更加有效的產業政策。
當回到美國的舊金山與家人團聚時,劉德音感到特別欣慰,因為他的兒子剛迎來了新的孩子,而這位三個月大的小孫子帶給他無比的滿足感。家庭的溫暖和孩子的成長促使他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希望能透過智庫的成立來對社會和產業架構做出貢獻。
他進一步詳述了智庫的設想,計畫在加州柏克萊建立一個專注於產業政策的機構。劉德音認為,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下,許多國家面臨著自由市場的分裂與自由經濟的退卻,因此必須制訂符合本國特點的產業政策。他指出,目前美國的智庫多由政治人物主導,缺乏實際的產業領域專家參與,而他希望透過該智庫來聚焦學術研究和產業實務的結合,以推動政策的改善。
在談到產業政策的挑戰時,劉德音提到,中國的產業政策在近幾年逐漸外溢至其他國家,這使得美國也必須重新審視其產業政策。日本在產業政策的成功與失敗經歷為他提供了重要的借鑒,而劉德音自豪地提到,台灣在這方面表現不俗。他希望智庫能夠吸引產業界與學界的專家,共同進行深入的研究,形成實證基礎上的建議與解決方案。
未來幾個月,劉德音計畫持續關注智庫的進展,並針對其成就與計畫向外界報告。他坦言,當前對於美國的政策狀況尚未完全掌握,尤其是川普近期的政策方向。他認為,台灣半導體業的穩定發展與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息息相關,台灣的成就同時也是美國半導體產業成功的縮影。劉德音呼籲,美國在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同時,也必須加速自身技術的進步,才能在全球半導體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透過建立產業智庫,劉德音希望能夠為未來的產業政策提供新的思維與方向,並為全球經濟的穩定貢獻一己之力。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擁有創新與前瞻的政策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