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台積電設廠的期盼與熊本企業破產潮的現實

台積電設廠的期盼與熊本企業破產潮的現實

分享:

在日本熊本縣的菊陽町,台積電的第一座工廠於去年12月正式開始量產,掀起了當地及國際間的高度關注。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頭羊,台積電的進駐不僅被視為技術移轉的良機,更是預示著熊本地區經濟復甦的曙光。據日本九州經濟調查協會的預測,從2021到2030年間,台積電的設廠將為九州、山口及沖繩等地帶來約23兆日圓的經濟效益,這一數字較先前的預估再上修約3兆日圓。然而,期待的美好藍圖卻在最近的數據中遇到不少挑戰。

根據報導,熊本縣在2022年出現了企業破產潮,負債超過1000萬日圓(約新台幣214萬元)的破產企業數量達到80家,創下12年來的最高紀錄。其中,約46%的企業,即37家,已經經營超過20年,這不禁讓人思考:企業的生存環境究竟是怎樣的?

這一現象反映出老字號企業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許多公司業績持平或未能達標,疫後的恢復加上持續的債務壓力,使他們不得不面對艱難的經營現實。儘管破產企業的負債總額為87.89億日圓(約新台幣18.8億元),較前一年減少約35億日圓(約新台幣7.5億元),但小型企業的破產卻日益增加,顯示出整體經濟結構的脆弱。

此外,熊本的中小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勞動力短缺以及物價上漲的壓力,都讓經營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隨著這些困難因素預計在今年將會更加劇烈,企業的破產數量可能會進一步攀升,這對於當地的經濟健康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積電的設廠究竟能為熊本帶來哪些實質性的正面影響,仍有待觀察。當地居民和政府對於巨擘科技企業的進駐充滿期待,希望能夠因此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商機。然而,面對不同類型企業的生存厄運,如何協助老字號企業轉型升級,創造更具韌性的經濟生態,則成為了當地未來發展的另一個重要課題。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