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會近期引發熱烈討論,市府計劃以教育基金成立一支參加超級籃球聯賽(SBL)的在地籃球隊,年度預算高達新台幣3000萬元,為期三年。儘管該計畫的首年預算已獲市議會通過,卻引起了各界的擔憂,尤其是相關教育資源可能遭受排擠的風險。
基隆市長謝國樑在與反對團體的會議上,針對籃球隊的預算問題表示,明年度將不會從教育基金中編列相關經費,而是考慮使用產發處的資金支持此計畫。這一發言無疑給出了與先前計畫相悖的信號,讓基隆市民感到市府在預算編列上缺乏明確性和一致性。
民進黨基隆市議員張之豪表示,市議會的黨團曾經對利用教育基金成立籃球隊的計畫表示強烈反對,認為這樣的編列方式不符合公共資源的合理使用。他質疑市府的預算編製過程,認為市府可能因為急於推動籃球隊,導致預算的錯誤編排,現在才急忙修正,顯示出市府對於此計畫的定位尚不清晰。
張之豪更進一步指出,若真正希望發展體育運動,首先應該優先改善基隆的運動基礎設施。他提到,基隆地區因氣候多雨,許多體育設施仍然不足,尤其是缺少符合比賽規範的風雨球場。此外,他也強調在地學生參加比賽時面臨的經濟壓力,常需外部募款來解決參賽資金問題,這些挑戰應該優先被重視和解決。
針對外界的質疑,基隆市政府發言人呂謦煒則回應,籃球隊的首年預算雖然已獲市議會通過,但市府願意尊重市民團體的意見,未來會考慮在其他部門編列經費。他提到,成立籃球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基隆在籃球領域的人才培育及整體產業的發展,期待透過此舉來提升基隆的運動文化。
然而,隨著籃球隊計畫的持續討論,基隆市府是否能有效整合資源、明確其目的,以及如何平衡教育與運動需求,仍然是市民關注的焦點。市府的下一步行動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基隆市的運動發展和教育政策,市民們期待能有更明確的方向和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