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立田徑場作為該市重要的體育運動場域,每年吸引超過30萬人次前來使用,持續推動運動風氣的發展。為了提升田徑賽事的品質及訓練效果,基隆市政府計劃投入超過一億元進行跑道的優化改建,目前已進行建設工程,並著手於跑道顏色的甄選。
根據市府教育處的報告,基隆市立田徑場的改建工程不僅包括跑道的施工,同時還涵蓋了周邊環境的改善和設施的現代化。去年的11月,基隆市成功獲得了教育部體育署補助的5880萬元,再加上市府自籌的4754萬元,總投入資金達到1億634萬元。這筆資金將被用於中央草皮的整修、噴灌系統的安裝、終點攝影室的設置及跑道的認證,這些改進不僅能夠提升各項田徑賽事的執行效率,也將使未來能夠舉辦全國性的體育賽事。
在為期兩天的說明會上,市府邀請了本地田徑教練和民代參與,針對未來跑道顏色的選擇進行深入的討論。參考的顏色包括朱紅色、藍色及紫色。會中詳細分析了這三種PU跑道的優缺點。 朱紅色跑道目前為市場上最常見的選擇,以其耐用性和低維護成本(每年約30萬元)著稱;藍色跑道近年來的使用也相對普遍,儘管其耐用性稍遜,每年維護成本約50萬元,但它能讓選手取得較高的比賽成績;至於紫色跑道,目前僅在新北市板橋施工中,耐用性相對偏低,且維護成本每年超過100萬元,未來如果損壞,修復期也可能較長。教育處希望透過這些會議廣泛聽取民眾和專家的意見,以作為最終決策的參考依據。
基隆市教育處長徐嬿立表示,隨著基隆市運動人口的不斷增加,年齡層也日益多樣化,市府希望能在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創造一個更優質的運動環境。他特別提到,從107年到113年市府多次向教育部體育署爭取前瞻計畫經費,最終得以啟動基隆市立田徑場的拆除重建工程,並爭取到超過一億元的補助,用於提升田徑場的設施和環境。
市長謝國樑也在會中強調,基隆市立田徑場的改建計畫經歷了四次流標和原得標廠商解約,經他重新督導後,建設工程現在重新開工。他表示,將會持續廣徵民意,針對跑道的顏色選擇進行充分討論,把市民的需求納入考量,並計劃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整個改建工程,爭取在115年暑假期間對外開放,為市民提供一個優良且安全的運動空間。
謝國樑市長最後指出,基隆市立田徑場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多元開放、安全優質的運動競賽場域,希望未來能夠持續引進各種大型活動和賽事,讓基隆成為一個充滿運動活力的城市,進一步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與運動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