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大湖鄉的農業用地近日因河川治理計畫受到調整,引發當地居民的高度關注。這一變更涉及到大南勢至南湖段地區的約339筆農業用地,經中央公告後將部分土地從農業區調整為河川區,這對大湖鄉的農民及其生計造成了重大的影響,特別是農業發展以草莓種植為主的農戶們。
大湖鄉的鄉長黃惠琴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出,受影響的土地共有119筆,大多為草莓種植用地。轉變為河川區後,這些土地的使用將受到限制,將對農民的權益構成挑戰。黃鄉長呼籲鄉親們高度重視這一期徵公告,並表示她已經尋求縣長鍾東錦的幫助,以期對此事能有所改善。
苗栗縣政府反應迅速,經地政處的評估,實際上受影響的土地總數遠超預期,達到339筆,面積合計約26.48公頃。這意味著受影響的農民人數以及他們的生活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水道治理計畫的推進,土地使用類別的變更成為了每位鄉親必須面對的現實。
根據政策規定,調整為河川區的土地在未經重新劃定前,必須遵循相關法規限制,這讓原本依賴這些土地進行農業生產的鄉親們深感不安。雖然在影響草莓生產方面,縣府表示不會直接造成後果,但一旦需要進行農業生產設施的申請時,則必須經過水利主管機關的核准,這增加了農民的負擔和不確定性。
為了讓受到影響的土地所有者能夠表達意見,縣府特別設立了公示期間,所有者或相關團體皆可以書面方式向縣府陳述意見。大湖鄉公所也積極協助鄉親提出異議,以便未來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相關的意見將會呈交給苗栗縣非都市土地使用分區暨使用地變更審查工作小組進行審議。
目前,水利署指出早在1996年就已經公告有關大湖鄉的河道治理線,法律意涵仍然有效。然而,隨著如今的情勢變化,鍾縣長表明將會暫緩分區登記,直到收集到的民眾意見經過仔細考量後,再轉呈水利署進行重新檢討。這一承諾顯示出當地政府對民眾聲音的重視,期待能在制定政策時兼顧到農民的實際需求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