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宜蘭二結王公過火活動 熱鬧盛典展現傳統民俗魅力

宜蘭二結王公過火活動 熱鬧盛典展現傳統民俗魅力

分享:

在台灣宜蘭的二結王公廟,每年都會舉辦一項盛大的慶祝活動——「二結王公過火」,這是台灣規模最為盛大的「過炭火」民俗活動之一,並被列為無形文化資產,亦是宗教百景之一。今年的盛典於下午時分如期展開,吸引了來自各地的信眾和遊客,共同慶祝王公的壽誕。

活動的高潮是一系列精彩的過火儀式,信眾們攜著神轎或手捧神像,用赤腳踩過炙熱的炭火堆。為了製作這一萬二千斤的木炭,工作人員提前做足準備,並且讓炭火燃燒到紅光閃爍,創造出一個刺激而緊張的氛圍。這一儀式是用來消解穢氣,祈求平安健康期望「炭」大錢,象徵著消災解厄、去霉運的企盼。

二結王公廟主祀「古公三王」,該神明自清朝年間就有移民捧奉,伴隨著信仰的形成,這一民俗活動歷經百年,凝聚了當地居民的深厚情感。自2007年開始,二結王公的過火儀式被國家文化總會評選為台灣十佳民俗祭典,並於2011年列入無形文化資產名錄,顯示了它在台灣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的活動中,「抓童乩,跳過火」的民俗活動在上午便早早開始。廟方人員及耆老向王公請火、起火,並擲筊確認進行儀式的吉凶。隨著時間的推移,神明親自挑選專屬附身的乩童,現場的緊張感也隨之上升。乩童在過火儀式中擔任前導,帶領所有參與過火的成員逐步進入火場。

傍晚4時50分,隨著一聲令下,熱烈的鑼鼓聲響起,手持黑令旗的信徒赤腳率先踩上炭火堆,接著是乩童以及各個神明的神像依序穿越火堆。此刻,圍觀的民眾無不屏息以待,壯觀的場面令人目眩神迷,大家都為身處火堆中的信徒感到一絲緊張和敬畏,並發出陣陣驚呼,這樣的場景無疑展現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這次盛典的尾聲時,三王公回座神轎,開放信眾鑽轎底,象徵著接受神明的庇佑。同時,也有信徒們用衣物在炭火堆上揮舞,借此淨化自身,祈求未來的安康與財富。

此外,今年活動還邀請到台灣僅存的職業北管劇團「漢陽北管劇團」特別演出扮仙戲「三仙會」,展現了傳統戲曲的風采。由台藝大張連強教授率領的14名研究生與劇團成員共同上台演出,旨在透過這樣的師生合作,讓學生們感受傳承文化的重要性,深化他們對北管戲曲的理解與熱愛。

整個活動不僅是宗教信仰的體現,更是當地社區文化凝聚力的表現,讓參與者在這個神聖而熱鬧的儀式中,共同感受文化的傳承與力量。二結王公過火的活動必將在台灣民俗文化中持續發光發熱,成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重要橋樑。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