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最新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中,蘋果(Apple)和三星(Samsung)的出貨量分別出現下滑,下降幅度為4.1%和2.7%。這一下滑反映出競爭環境的劇變,特別是中國品牌如小米(Xiaomi)、OPPO和榮耀(Honor)等,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顯著增強,正在對傳統國際品牌構成直接挑戰。
經歷了新冠疫情後的市場震盪,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24年顯示出強勁的回彈勢頭。根據IDC的分析,中國品牌憑藉著其低價策略和強大的市場推廣方式,迅速擴大市場佔有率,使得中國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第四季度首次突破全球市場的56%,創下單季度的新高記錄。特別是在歐洲和非洲市場,中國品牌的增長勢頭尤其明顯,對國際品牌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在市場份額方面,蘋果依然居於領先地位,擁有18.7%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後的是三星,市場份額為18%,而小米則以13.6%的市佔率位居第三。儘管如此,蘋果的出貨量較去年下降了0.9%,而三星也出現了1.4%的下滑。不過,小米在此期間卻實現了逆勢增長,出貨量上漲了15.4%,成為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顯示出其在業界的強大競爭力。
IDC全球客戶設備資深研究總監波帕爾(Nabila Popal)表示,「對於2025年市場持續增長,我們抱持樂觀態度,但美國在川普政府期間可能加徵關稅,這將令未來產業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這種政策的不穩定性,無疑會影響到國際品牌的戰略規劃與市場布局,讓市場競爭的格局更加撲朔迷離。
同時,折疊手機的需求仍顯疲弱,IDC研究總監斯卡塞拉(Anthony Scarsella)指出,隨著消費者對折疊式手機產品的興趣有所減少,智慧型手機的製造商們開始將研發經費從折疊式手機轉向其他更具潛力的產品領域,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快速變遷。
透過積極的定價策略,小米、OPPO和榮耀等中國品牌在中低端設備市場的佈局成效顯著,這種策略讓它們迅速提升了全球競爭力,尤其是在非洲及歐洲市場的表現令人矚目。這一趨勢預示著中國品牌將持續在未來幾年內擴大其市場影響力,改變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的生態。
儘管整體手機市場開始顯現回暖的跡象,國際品牌卻依然面臨諸多挑戰,特別是來自新興市場的產業競爭、全球供應鏈的不穩定以及潛在的貿易壁壘等因素。各品牌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尋找突破口,將直接影響它們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未來定位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