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求職網站Indeed最新發布的報告,獸醫師在2023年榮登年度最佳工作榜首,年薪中位數接近14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60萬元。在2021年至2024年間,這一職業的職缺數量增加超過一倍,顯示出市場對獸醫師的強勁需求與日俱增。
報告指出,獸醫師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飼養寵物。這一趨勢反映出年輕飼主對於寵物的照顧意願和金錢投入,甚至願意為其提供醫療與保健服務,這使得獸醫師成為熱門職業。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寵物成了家庭的一部分,取代了傳統的生育選擇。因此,在當今社會中,獸醫的工作越來越被視作一個充滿機會和回報的行業。
儘管獸醫師的年薪吸引人,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獸醫師卻並非易事。通常,這一職業需要多年的專業培訓,獸醫學院的課程長度通常為四年(在台灣則為五年),畢業後還需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以及二至三年的住院醫師培訓。這樣長時間的教育及訓練,伴隨著高昂的學費,讓許多潛在的獸醫師在追求職業的同時,也面臨著沉重的經濟壓力與精神挑戰。
此外,美國的獸醫辦公室尤其是在農村地區,正面臨著獸醫師人力資源的嚴重短缺。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預測,到2033年,獸醫行業將成長19%,這一增速遠高於其他職業的平均增長率4%。這表明,未來將需要更多合格的獸醫師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在美國,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數據,62%的家庭擁有寵物,顯示出隨著經濟狀況的改善,人們在寵物上的支出意願也隨之增加。與此同時,台灣的情況也是如此。根據農業部2024年的統計,台灣全國飼養寵物的戶數已達28.3%,每三戶至四戶就有一戶飼養寵物。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20年下半年起,台灣的寵物數量已經首度超過15歲以下孩童的數量,顯示社會對於寵物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
除了獸醫師,退休自主職業者、銷售業務、醫師和土木工程師等其他高薪且需求量大的工作也不容忽視。銷售代表的年薪中位數達到約18.2萬美元(近新台幣600萬元),醫師的年薪更是高達22.5萬美元(約新台幣742萬元),而土木工程師也在十萬美元(近新台幣330萬元)以上,這些職業的普遍需求與高薪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放射科醫師雖在Indeed的最佳工作列表中名列第14,但其年薪中位數高達38.5萬美元(約新台幣1,270萬元),為排行榜中收入最高的職業。成為放射科醫師需要接受長達13至15年的高等教育,這當然也顯示出這一職業的專業性與必要的投入。
總結來說,獸醫師的崛起象徵著人們對於動物健康的重視日益提升,伴隨著年輕飼主對於寵物的深厚情感與責任感,使得這一職業未來依舊充滿光明的發展前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獸醫師的職業道路廣闊,成為許多富有理想的年輕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