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政治局勢的變化中,川普的勝選給市場帶來了劇變,他所提倡的減稅和放寬監管政策促使比特幣驟然飆升,價格直逼10萬美元。隨著交易員和分析師對美股年末反彈的普遍預期,專家也從投資巨頭史蒂芬·賽勒和股神沃倫·巴菲特的對比中,發出了警告,現今市場的攀升蔓延到一種近乎投機的程度,投資者需謹慎行事。
MarketWatch的報導指出,Acadian資深副總裁兼投資組合經理拉蒙特(Ramont)提到,評估市場是否已經進入投機泡沫,可以通過比較巴菲特與賽勒的相對地位來進行。他強調,巴菲特這位榮獲「股神」稱號的投資者,始終忠於傳統的價值投資策略,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合理的估值、安全的資產負債表和穩健的獲利能力。在市場的狂熱中,這種以長期穩健為基礎的策略常常被視為「過時」和「錯失機會」。
然而,市場對於巴菲特的質疑聲層出不窮。在歷史的長河中,當股市表現出驚人的增長時,對巴菲特策略有效性的懷疑隨之而來。1999年時,巴隆周刊曾報導質疑是否巴菲特的「魔法點金術」已失去效力;2021年5月,經濟學人也出現類似的擔憂,隨後在2024年9月,再次強調「巴菲特金手指失靈了嗎?」這些聲音的頻繁出現,可能正是市場已經過度膨脹的徵兆。
反觀賽勒,作為微策略公司(Microstrategy)的創辦人,成立以來他在比特幣投資上表現得相當激進。與巴菲特相對,賽勒採取與眾不同的投資方式,並全力支持比特幣的增長價值。他的策略使得微策略在比特幣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並且誇大了其潛在的未來性。兩位投資者的風格多樣,可謂南轅北轍。
巴菲特提倡清晰易懂的會計原則,而賽勒則使用「通用歐威爾式會計原則」(GOAP),此外,巴菲特選擇回購股票,賽勒則選擇發行新股,展現了兩人截然不同的經營理念和市場取向。巴菲特代表著穩健的企業運作和經典的商業智慧,而賽勒則代言著冒險的未來視野,將重心放在比特幣這一新興資產上。
拉蒙特更是提出了「賽勒-巴菲特比值」(Saylor-Buffett Ratio)這一指標,用來衡量市場的投機熱度。他用微策略的累積總收益除以波克夏的總收益,並以1998年作為起點來觀察變化。值得注意的是,「賽勒-巴菲特比值」幾次出現新高,與市場的投機情緒相互呼應。例如,2000年和2021年的市場高峰都伴隨著巴菲特策略失效的討論,而2024年也在類似的情況中再次出現。
目前,巴菲特所掌管的波克夏的現金儲備已高達3,2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預示著他對當前市場環境的謹慎態度。拉蒙特的結論顯示,明顯的現象是,市場正處於一個高漲的投機氣氛中,投資者在面對此情況時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這種情況是否會引發接下來的市場調整,則需時間的伸展來給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