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興達新電廠的能源轉型之路

興達新電廠的能源轉型之路

分享:

位於高雄北端的興達港,曾經是台灣沿海的重要製鹽重鎮。在日本殖民時期,這裡開闢了烏樹林鹽田並設立了烏樹林製鹽株式會社,見證了台灣製鹽業的興起。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鹽業逐漸衰退,高雄的用電需求卻持續攀升,這促使產權的轉移,最終造就了台電於此地的電力開發。

自2018年起,台電全面啟動了興達計畫,旨在在未來十年間興建三部各130萬瓩的天然氣發電機組。這一計畫不僅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還符合政府推動的能源轉型政策。新1號機自去年9月成功點火後,進入了如火如荼的試運轉測試階段,預計在今年2月正式加入供電行列,年發電量可達72億度。

在新2號和新3號機的建設方面,台電目前正加緊進行機械儀電的安裝作業,預計在今年以後將相繼進入電網,進一步強化高雄地區的電力供應。整個興達計畫的總經費約為新台幣1,168億元,預計總裝置容量將達到390萬瓩。

值得一提的是,台電在展開電廠建設的同時,亦不忘生態保護的責任。根據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的說法,興達電廠的開發面積僅佔整個60多公頃用地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區域專門留作生態環保用途。這些措施包括保留超過40公頃的永安溼地、14公頃的原貌區以及15公頃的緩衝區,以確保電廠的執行與當地生態永續共存。

隨著新冠疫情的挑戰、俄烏戰爭的影響以及人力資源短缺等種種考驗,興達電廠的更新計畫目前進度已達83.9%。新1號機不僅已完成點火測試,預計在1月15日將進行滿載測試,並於2月10日正式接受調度。新2號機則計畫於年內進行點火測試,而新3號機的測試則定於2026年第2季開始。這三部新的燃氣機組運行後,預計每年能夠提供217億度的電力,為高雄地區的能源需求提供有力支持。

台電持續致力於推動能源轉型及生態保護的雙重目標,未來將繼續推動相關計畫,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願景。隨著興達電廠的進步,當地不僅將成為穩定的能源供應核心,也將在生態保護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