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政府於今日舉行了「114年度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座談會」,此次會議集合了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業界代表以及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員,共同討論傳統建築風貌的保存與維護策略。目標在於透過意見交流與深入探討,提升維護作業的品質,並解決在實務運作中遇到的挑戰,進一步強化政策的實施效果。
金門具有悠久的歷史,自民國90年以來,金門縣政府積極推行傳統建築修繕補助計畫,迄今已經有超過700棟建築受益,投入經費更是突破11億元。金門擁有超過4000棟傳統建築,這些建築不僅成為了金門文化的象徵,也為觀光產業帶來豐富的資源。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傳統建築的維護也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和需求。此次座談會正是為了促進政策與實務之間的銜接,以確保未來的保存工作能夠穩定推進。
在會中,建設處長黃儒新針對金門縣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實務進展進行了詳盡的說明,包括修訂後的「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建築物修繕獎助金額核算基準」及其相關作業流程。與會者共同探討了新一輪修繕申請的影響,並回顧縣府於2023年7月發布的「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審議原則」對於現行案件的適用性。此外,與會者也針對增建項目的處理、設計規範的落實、施工標準的監控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以期建立可行的解決方案。
與會的專家還針對工程現場的管理問題提出了中肯的意見,特別強調了在施工過程中保障勞工安全的重要性,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在安全、健康的環境中服務。
金門縣政府重申,傳統建築的風貌是金門文化的重要標誌,此次座談會的召開不僅有助於現行政策的調整與改進,同時也將強化公私合作的關係。透過與會者的專業見解,金門縣政府期盼能為未來的傳統建築維護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確保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能夠延續,並成為金門文化與觀光發展的強勁動力。此次座談會充分展現了金門縣政府在推動文化保存及觀光發展方面的積極與決心,也為未來的持續努力奠定了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