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屏東縣南州鄉的網路社群平台上,有民眾紛紛反映當地一處飼料廠的排放問題。根據社交媒體上「南州在地大小事」臉書社團的貼文,一些網友發現該工廠不僅排放出濃厚的黑煙,還散發出刺鼻的惡臭,這情況引起了當地居民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屏東縣環保局在了解到市民的反應後,迅速派遣專員前往現場進行稽查。環保局稽查科長朱博文在接受中央社記者的訪問時表示,該飼料廠主要以木材作為燃料供應鍋爐,在剛起爐的階段,由於燃燒不完全,確實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煙塵量增加現象。不過,他指出,在今天的檢查過程中,經過1小時的觀察,該廠的煙霧不透光率並未超過空氣污染防制法所設定的標準。
在空氣污染防制法中,規定煙霧不透光率在鍋爐起爐和運轉時可達到40%的標準,而在正常運作中,1小時內不透光率累積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朱博文強調,雖然此次稽查未發現超標情形,環保局將持續關注該廠的運作情況,以確保空氣品質不受影響。
另外,為了減少未來的污染,環保局已建議該廠在起爐時投放助燃劑,這樣可以幫助提高爐內的穩定性並促進完全燃燒,降低污染物的產生。依照相關法律規定,若工廠違反空污法,可能面臨新台幣10萬元至2000萬元的罰款。
此事件除了引發居民的關注與討論,也讓我們感受到環保議題的重要性。隨著工業發展,飼料廠及其他工業設施的運作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小覷。希望透過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督與企業的自主管理,能夠共同為保護屏東的空氣品質而努力,維護當地居民的健康與生活環境。